1. Y射线由放射性同位素如60Co或137Cs产生。
是一种高能电磁波,波长很短(0.001-0.0001nm),穿透力强,射程远,一次可照射很多材料,而且剂量比较均匀,危险性大,需要屏蔽(几个cm的铅板或几米厚的混凝土墙)。
2. X射线是由x光机产生的高能电磁波。
波长比γ射线长,射程略近,穿透力不及γ射线。有危险,应屏蔽(几毫米铅板)。
3. β射线由放射性同位素(如32P、35S等)衰变时放出来带负电荷的粒子。
在空气中射程短,穿透力弱。
在生物体内的电离作用较γ射线、x射线强。
4. 中子不带电的粒子流。
辐射源为核反应堆、加速器或中子发生器,在原子核受到外来 粒子的轰击时产生核反应,从原子核里释放出来。
中子按能量大小分为:快中子、慢中子和热中子。
中子电离密度大,常常引起大的突变。
目前辐射育种中,应用较多的是热中子和快中子。
5. 紫外光是一种穿透力很弱的非电离辐射。
核酸吸收一定波长的紫外光能量后,呈激发态,使有机化合物加强活动能力,从而引起变异。
可用来处理微生物和植物的花粉粒。
6. 激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光源。
激光也是一种电磁波。
波长较长,能量较低。
由于它方向性好,仅0.1。
左右偏差,单位面积上亮度高,单色性好,能使生物细胞发生共振吸收,导致原子、分子能态激发或原子、分子离子化,从而引起生物体内部的变异。
各种射线,由于电离密度不同,生物效应是不同的,所引起的变异率也有差别。
为了获得较高的有利突变,需要选择适当的射线,但由于射线来源、设备条件和平安等因素,目前蕞常用的是γ射线和x射线。
因此放射性物质的射线种类不同以及与人体的解除方式不同,产生的危害程度也不同。
决定人体接受的照射总量有三个因素:照射时间,照射源强度与距离。
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,以减危害。
通常X射线当源强(管电压)>50Kv时,需要采取防护措施,而γ射线,中子,加速粒子则任何情况均需要有防护措施《详见建筑参考资料集辐射防护》。
声明:文字、图片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管理员删除!